技工学校招生

教育时事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动态 > 教育时事 > 正文

人社部:“十四五”将大力发展技工教育

发布日期:2021-05-19  浏览次数:7977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20年12月18日(星期五)上午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汤涛介绍落实五中全会精神,壮大高技能人才队伍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局 胡凯红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国务院新闻办今天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今天非常高兴邀请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汤涛先生, 请他向大家介绍落实五中全会精神,壮大高技能人才队伍的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出席今天发布会的还有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建设司司长张立新先生。

       首先有请汤涛副部长作介绍


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副部长 汤涛

  各位媒体界的朋友们,大家上午好!很高兴参加今天的专题新闻发布会。首先我代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向各位媒体朋友表示热烈地欢迎和由衷地感谢!感谢你们长期以来对技能人才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技能人才和技能人才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强调指出“工业强国都是技师技工的大国,我们要有很强的技术工人队伍”“作为一个制造业大国,我们的人才基础应该是技工”。上周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在广东省广州市顺利闭幕,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举办的规格最高、项目最多、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综合性国家职业技能赛事。习近平总书记为大赛专门发来了贺信,强调技术工人队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技能人才工作,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激励更多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一代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人才保障。

  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提高政治站位、深化改革攻坚、积极担当作为,推动技能人才工作实现新的发展和新的突破。“十三五”期间,全国开展政府补贴性培训近1亿人次,新增高技能人才超过1000万,技工院校向生产服务一线输送约500万毕业生(每年100万),表彰90名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近900名全国技术能手,选拔1500余名高技能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在2017、2019年,分别组团参加了第44、45届世界技能大赛,共获得31枚金牌、21枚银牌、13枚铜牌和29个优胜奖,两次荣登参赛国金牌榜、奖牌榜、团体总分第一。成功申办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将在中国上海举办。蓬勃开展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前不久还举办了第一届全国技能大赛,每年有上千万企业职工和院校师生参加各类竞赛活动。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正在逐渐形成,日益浓厚。广大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人走技能成才之路、实现技能报国的热情空前高涨。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建议》明确提出了“十四五”时期发展的指导方针、主要目标、重点任务、重大举措,描绘了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不知道大家注意没有,在《建议》中特别强调了加强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这个提法是第一次,实施技能提升行动,壮大高技能人才队伍,作为激发人才创新活力的重要手段。《建议》中专门有一段是激发人才活力,专门提出了对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要求。《建议》从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的角度,提出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加快提升劳动者技能素质。

  下一步,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技能人才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科学谋划、扎实推动“十四五”及未来更长一段时期技能人才工作,为建设人才强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贡献力量。

  发布会现场记者问答环节

  汤涛副部长您好,刚才提到“十四五”规划建议当中提出加强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你也说这是第一次提出的全新提法,请问“十四五”时期在技能人才工作方面有哪些考虑?会不会在国家级层面推出重大项目和重大工程?

  汤涛:

  首先谢谢你的提问,你问的这个问题也是社会各界非常关心的一个问题。“十四五”时期,按五中全会精神有三句话:进入新阶段、贯彻新理念、构建发展新格局。

  我们国家在技能人才供需两方面都要加强。一方面,加快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人才供给特别是技能人才供给上要做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实施“十四五”的职业培训工作,现在正在开展的职业技能提升行动,职业培训的力度还要加大,工作要做得更好。把技工教育发展作为重要抓手,加快培养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缓解目前存在的结构性就业矛盾。所谓结构性就业矛盾就是一方面有人无事干、另一方面有事无人干,要把这个结构性矛盾解决好。另外,在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中,技术工人的供给要加强,塑造中国制造和中国创造的优势。另一方面,要为扩大内需提供支撑。五中全会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就是要扩大内需,要强化技能的激励导向作用,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和政府引导作用,推动提高技能人才的待遇,包括技术工人的待遇,要激发人才活力,不断释放经济增长的内需动力。与此同时,要促进2亿技能劳动者成为中等收入群体,这样在扩大内需上就有一个坚实的基础。这也是为国内扩大内需、促进消费所做的一个积极贡献。

  “十四五”的重点工作有六个方面: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强化激励表彰。我们准备在制定人社事业“十四五”规划的同时,制定职业培训“十四五”规划和技工教育发展“十四五”规划。二是进一步实施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这个行动已经实施了接近两年,明年是重点,今后一个时期这个行动要做得更有效。要推动各项专项培训计划的实施。同时抓住两个问题:一个是提高培训质量、一个是加强资金监管。提高培训质量方面有两个方面工作要做,提高补贴标准、进一步扩大范围。三是大力发展技工教育。目前技工学校接近2400所,在校生360万,每年有100万的技校毕业生进入产业工人和技术工人队伍。这个工作要做好。四是组织开展重大活动。积极筹办和备战在上海的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开展第二届全国技能大赛、“一带一路”大赛、行业的和各省的技能竞赛活动,同时组织开展好“技能中国行”活动。五是加强基础建设、能力建设。加大新职业开发力度,修订职业分类大典,加强职业标准、职业培训包开发,做好推进工学一体化教学改革等方面工作。六是要进一步做好已摘帽贫困地区的技能扶贫工作,特别是技校的技能脱贫“千校行动”,提高培训的针对性,进一步巩固已有的脱贫成果。

  专业技术人才与技能人才的贯通发展改革进展情况如何?对下一步工作安排有何考虑?

  汤涛:

  这也是当前工作当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实际上,技能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的贯通发展是一个人才评价问题,就是评价人才,在评价中实现贯通,在职业发展上构建更畅通的渠道。这项改革始于2018年,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和《关于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的意见》,这两个文件为我们做好职业发展贯通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在2018年11月出台了《关于在工程技术领域实现高技能人才与工程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贯通的意见》,这个《意见》实施了两年,目前效果不错。它主要针对工程技术领域,也就是工程师、技师、高级技师之间的贯通。我们初步统计,到去年有13个省开展了高技能人才职称评审工作,有1826名高技能人才取得了相应职称。职称和职业技能等级已经实现贯通。今年有更多的省在实施。但是,我们不能满足于前一段工作取得的成效,还要进一步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选树贯通工作中的好典型、先进典型,进行进一步宣传推广。希望能借助咱们的新闻媒体、记者朋友们关注这个问题,进一步推广好的做法,进一步扩大覆盖面。

  二是指导各地做实做好贯通工作。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高技能人才职业工种与专业技术人才职称专业的对应参考关系,要把这个对应参考目录建立起来,重点解决高技能人才参评标准、实际工作表现与职称评定之间的对接问题。

  三是扩展延伸贯通的领域。刚才讲工程技术领域实现贯通了,现在要进一步扩大评审范围,有些省已经扩大了。目前,我们已经研究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贯通的实施意见》,面向社会征求意见工作已经结束,近期要下发,预计12月会出台。我们准备把贯通领域延伸到技术技能融合发展的多个职称序列中。大家知道这次全国技能大赛中,其实很多项目在技术技能上都是融合的,所以我们在这方面还会进一步推动这项工作的发展。

  近年来,“技工荒”成为全国制造业发展的一个瓶颈,劳动力市场上高级蓝领人才奇缺,技能型生产岗位人才难求,下一步在培养技能人才方面还有哪些举措?谢谢。

  张立新:

  受多重因素影响,当前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和发展仍面临许多严峻的问题:一是技能人才数量不足,供需矛盾突出。二是与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相比,技能人才待遇不高,获得感不强。三是技能人才培养周期长、培养成本高,人员流动性大,企业培养动力不足。四是重学历、轻技能的社会观念尚未根本改变。基于上述原因,加快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的任务十分艰巨,需要综合施策,长期努力加以改善。

  我们下一步拟采取以下几个措施:

  第一方面,加强培养培训,扩大技能人才供给规模。一是要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建立政府财政资金、企业职工教育经费、社会捐助赞助、劳动者个人付费的多元投入机制,提升培训供给能力。要鼓励企业兴办培训,开展职工技能培训。要推广“互联网+职业培训”模式,提高培训针对性、有效性。二是大力发展技工教育。坚持以促进就业、适应产业需求为导向,不断调整技工院校专业结构和布局,深化校企合作、深化工学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使得技能人才培养与就业和产业发展需求进一步提高吻合度。

  第二方面,加强激励,提高职工队伍稳定性。一是推动落实提高技术工人的待遇意见要求,全面改善技能人才待遇水平。二是健全技能人才岗位使用机制,坚持以用为本,推动企业建立技能人才多层次发展通道。鼓励企业吸纳高技能人才参与重大生产决策、生产科研攻关。三是深化技能人才评价制度改革,支持企业自主开展技能评价,并且落实待遇。四是完善以国家奖励为导向,用人单位奖励为主体,社会奖励为补充的技能人才表彰制度。五是加大职业技能竞赛工作力度,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对取得优异成绩的选手要给予荣誉和物质奖励。

  第三方面,大力弘扬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一是注重从人才培养源头上弘扬工匠精神和劳模精神,把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等内涵纳入到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作为职业道德要求的重要内容,塑造劳动者良好的职业素养。二是在培养培训的全过程强化工匠精神,推进工匠精神进学校、进课堂、进企业。三是做好工匠精神的长期持续宣传。结合五一劳动节、7·15世界青年技能日等重要节点,包括举办世界技能大赛、全国技能大赛等重大活动,做好集中宣传,进一步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

  通过全方位的举措,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进一步加大高技能人才供给,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使得高技能人才能够适应整个产业发展需求,为“十四五”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人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