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学校招生

技工学校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职新闻 > 技工学校 > 正文

温州市技工学校有哪些专业(讲解温州技师学院打造瓯越工匠培育新高地)

发布日期:2022-10-26  浏览次数:1876

加拿大新喀里多尼亚学院高级讲师为学生授课。

学生进行专业实践练习。

从1979年的一声“春雷”到2019年的春暖花开,从“厂办校”到一期占地259亩的新校园,从培养“技术员、管理人员、技工”“实用人才”“应用型人才”到培养“瓯越工匠”“浙江工匠”……四十载峥嵘岁月,四十年风雨兼程,温州技师学院绘就了一部筚路蓝缕、白手起家的办学史。学院先后捧回“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全国职业技术学校职业指导先进单位”“全国职业技术教育先进单位”等殊荣。

2019年,温州技师学院入驻瓯江口产业集聚区新校园,一座培养“瓯越工匠”人才高地的摇篮在东海之滨瓯江口畔冉冉升起。面向新时代,作为温州市属唯一的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主的综合性技师学院,温州技师学院将继续推进高品质技工教育,为实现区域转型跨越作出新贡献,向浙江省打造的10所“全国一流技师学院”目标冲刺。

白手起家

培养企业后备人才

改革开放伊始的温州,教育是稀缺资源,文盲、半文盲比例比全国高了近5个百分点。1979年4月,一份由浙江省革命委员会批复的《批转省劳动局〈关于新建八十三所技工学校的报告〉》下发。这份文件催生了浙江一批技工学校的成立——温州市劳动局技工学校、温州市食品技工学校、温州市机械技工学校应运而生。这三所技工学校,正是温州技师学院的前身。

技工学校创办的初衷,是为企业生产培养后备人才。这三所于1979年10月开学的学校,却都面临着同样困境:一无校舍、二无师资、三无教材、四无稳定的办学资金渠道。找一处立身之所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几所技校的领导都采取了“借校办学”的方法。

市劳动局技校借用市少体校教室,利用其空隙上课,开设了锅炉、陶瓷、工艺美术、经济核算等专业,招生178人;食品技校借用市罐头厂,开设了食品加工专业,招生50人;温州市机械技工学校借用市农机具实验厂,开设了金切、铸造专业,招生150人……旧时温州刚起步的技校还是传统的“厂办校”模式。也就是说,技校挂靠一个较大的工厂,工厂将学徒集中起来,由师傅统一传授技术,有时候边讲理论边实操。而这种“师傅-徒弟”的传帮带模式在如今的“新型学徒制”关系中还能找到影子。

后来,市劳动局技校搬迁至自建校舍,也就是人们熟知的矮凳桥温州技工学校;食品技校更名为温州市轻纺技工学校,经过3次辗转搬迁,终迁至矮凳桥校区。温州市机械技工学校后来也因发展辗转于蒲鞋市小学、南塘街龙方桥1号办学,同时还在垟儿路的温州一建培训学校、市十七中、纱帽河小学、工人业余大学等地设立教学点,最终选址市区河清桥路152号,新建校舍办学近20年。

上世纪80年代后期,正值国民经济调整时期,温州技工教育得到快速发展,各技工学校基本结束“厂办校”的历史,逐步走向职业化、规范化、成建制培养的办学模式。此外由于计划用工制度,技校毕业学生能够包分配,这一优势让报考技工学校行情一度很火爆。

敢为人先

紧贴市场精准培养

1992年,企业用工制度的改革,原有计划用工制度和毕业生就业体系发生了重大变化,技校招生失去原有的优势,办学陷入困境。

不过,这一切并没有阻挡温州技校系统人的前进脚步,他们充分发扬“敢为人先”的精神,率先推行“农转非”招生,保持了技校旺盛的办学效益和市场效应。所谓的“农转非”政策,指的是地方政府给技校办学提供的优惠政策,即学校与企业签订“定向分配”协议,报政府有关部门批准后,为某些艰苦工种特设专业,面向农村户粮关系的学生招生,录取后,将其户粮转为城市非农业户粮关系,毕业后在城市企业就业。被录取学生就学时需交额定的“农转非”集资款,这一极具温州特色的先行之举,也为后来技工院校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随着温州市场经济蓬勃兴起,企业用人制度的改革与劳动力市场的形成促进了技术工人的合法流动,企业人员的优化组合面临着新的挑战。补充青年技术工人,成为企业的当务之急。

1993年,温州市机械技工学校与温州新侨机械电器厂(现为兴机电器)等企业开始校企合作,企业为学校的学生实习提供教学实训基地,配备相应的师傅作为指导老师,实习结束后优秀的学生就留在企业。

1994年当金温铁路孕育时,市机械技校第一时间与上海铁道大学、上海铁路成人中专联办铁路乘务、通讯、电器、车辆、机务等专业,1998年通车后,先后有200多名学生进入铁路部门工作。

1994年,温州技校被确定为浙江省外派劳务人员培训中心温州培训点,对派往日本、韩国、新加坡和东欧各国的劳务人员进行烹饪培训,至今已培训出国厨师近万人。

……

上世纪90年代,面对新的经济形势,学院一以贯之的人才培养原则“市场需要什么样的技工,学校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得到了很好的回报和升级。1994年,温州市机械技工学校成立了“顾问委员会”,聘请了各行业、企业、经济界、政府部门知名人士为顾问,定期召开会议,为学校提供温州经济科技发展、社会用人需求、招生专业设置和毕业生质量信息反馈。这一创新做法也被继承下来,现如今,学院每年都会举行专业技术咨询委员会会议,同样邀请各领域的专家们把脉学院专业设置。

学校不断优化和完善温州技能人才培养方式,有效补给了温州企业用人需求,促进了温州地方经济的发展。在发展中,也形成了适应需求、特色鲜明的专业体系,规范了技能人才培养标准,不断提升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契合度。目前,温州技师学院常设专业涉及机械类、电工电子类、轻工类、服务类等8个大类25个专业,其中机械、电气、服装及烹饪等专业是该院重点建设专业。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均保持在98%以上,就业质量在同类院校中领先。

资源整合

全面提升办学水平

21世纪初,为适应经济高速发展的新形势,市技工教育主管部门积极采取应对措施提速发展,以政府行为加大全市技工教育资源整合力度,扩大办学规模——

温州市机械技工学校和温州市机械职业技术学校合并办学后,2003年获评国家级重点技校,2005年升格为温州机电高级技工学校、温州机电技师学院。

省级重点技校温州技工学校与温州第二技工学校重组办学后,2007年获评国家级重点技校。

2011年,经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批准,由温州机电技师学院和温州技工学校合并组建温州技师学院。

几所学校历经多次跨行业、跨部门的合并,带来的不仅是技工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还促使学校办学水平和办学层次的提升。学校培养目标由原先的初中级技工为主转向高级技工和技师提升,并建立起中级工、高级工、技师分层培养且互相融通的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实施中级工、高级工、技师一体化模式办学。

从培养技术员、管理人员、技工,实用人才、应用型人才,到培养技能型人才、技术技能人才,这样的转变也对学校的育人方式以及教育教学改革提出更高的要求。“为企业培育有创新力的高端技能人才”,逐渐成为继“贴近市场开设对口专业,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之后,学校打造技能人才高地的另一个“传家宝”。

学校深知,一支拥有现代科技知识、创新能力和匠心意识的高素质技工队伍,才能作为区域发展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在创业创新教育方面,温州技师学院以工作室(社团)为载体,以企业研发服务为平台,不断深化开展教学、实践和研究。仅在电气技术工作室里,就诞生了为企业一年创收900万元的“110KW风冷节能型永磁调速器”、助力企业拿下720万元订单的“大众汽车发动机支架275系列”产品试制项目、帮助企业每年节约人工成本500万元的“剃须刀片自动冲载器”。又如邱建忠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研发的“基于聚合物微纳米制造技术的热压成型机”,大大降低制造微纳米结构的生产成本。目前,该设备已销往加利福尼大学洛杉矶分校微纳米制造实验室,颇受好评。学生们就在一次次创业创新的实践活动中,攻克一个个技术难题,实现技术技能成才。

在日前闭幕的第一届全国技工院校学生创业创新大赛中,温州技师学院学生研发的“全自动焊枪生产机”,荣获大赛创业项目一等奖,人社部副部长汤涛为学生颁奖。不仅如此,2016年,首届浙江省技工院校师生创新创意大赛斩获高级工组一等奖;2017年,中美青年创客大赛摘得第十名;2019年,浙江省中职学校职业能力大赛创业创新赛决赛该院三个项目均夺得一等奖……学院师生在大赛备战过程中不断成长,促进专业的内涵发展。

精彩蝶变

工匠摇篮筑梦瓯江口

今年9月,温州技师学院整体搬迁至一期占地259亩、投资10.3亿元的瓯江口新校园,制约学校发展的硬件瓶颈终于被打破,属于温州技师学院的蝶变时刻来临了。

漫步温州技师学院新校区,餐旅服务系的“匠宴楼”、智能控制系的“匠智楼”、机械智造系的“匠工楼”、财经信息系的“匠信楼”、时尚设计系的“匠尚楼”“匠艺楼”等实训楼显示出强烈的专业特色,也彰显了学院立足温州本土培育“瓯越工匠”的决心。

2017年,温州技师学院便与瓯江口产业集聚区的威马汽车制造温州公司正式签约,联合开展现代学徒制合作培养技能人才。如今,抓住整体搬迁的机遇,学院除了相邻的威马新能源汽车,也正在谋划与瓯江口区的中车集团、苏宁电器物流园等更多的企业走得更近。在与威马汽车合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与温州重点产业、企业的深度合作,推进一体化教学改革,校企共建实训基地,为企业发展提供动力支撑。学院的校企合作现代学徒制班紧扣“学历+技能”的复合型技能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的高效整合,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综合能力,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技能人才的需要。

属于温州技师学院的蝶变,也在学院逐步扩大的国际化朋友圈。首期中澳国际班于11月正式开班,学生前3年在温州技师学院学习,完成3年课程后,取得温州技师学院中级工毕业证书;语言达到规定要求后,可赴国外合作院校就读2.5-3年,毕业后获得国际资格证+本科(专科)文凭。此外,学院还与加拿大新喀里多尼亚学院、澳大利亚启思蒙政府理工学院完成签约。学院通过不断深入国际化建设,链接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打通师生国际化研修和升学通道,开启“技能+学历+国外证书”新模式,提升高技能人才含金量。这样的“国际化合作办学计划”,正在为助力“两区”建设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工匠。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温州技师学院如何顺势而为,紧抓蝶变机遇,锻造高技能人才?院长、党委书记庄加灵表示,学院始终把握“以就业为导向”这个大方向,坚守“重技能、育工匠、促发展”的办学理念,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办学方针,秉承“崇德尚能,精技知新”的校训,推崇师生思想道德修养教育,注重师生知识应用能力和专业技术能力的提高,倡导师生要精究技艺、精通技术、精锻技能,做个能“温故知新”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作为全省高技能人才学历教育的典范,学院正重点打造全省乃至全国技工院校领先的“互联网+智慧校园”,力争于2022年入选浙江省打造的10所全国一流技师学院之一。与此同时,107亩二期工程也在紧锣密鼓地推进中,新校园的面积将扩大为原来的6倍,在校生规模达6600人,一艘“高技能人才培育航母”在东海之滨全新启航!

学校 名片

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温州技师学院,系国家级重点技工院校。学院以培养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及文化创意产业高技能人才为主,集学历教育、职业培训、职业鉴定为一体,是温州市属唯一一所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主的综合性技师学院。学院现有教职工近300人,全日制在校生近4000人,其中高技能专业学生占75%。先后获评全国职业技术学校职业指导先进单位、全国职业技术教育先进单位、浙江省先进技师学院、浙江省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先进集体、温州市尊重教育突出贡献集体等荣誉。